哈佛醫學院教授:器官是這樣一步步走向衰老的
2018-01-18 10:03:05 來源:棗莊網整理
-
眼睛看東西模糊不清,爬幾層樓梯氣喘吁吁,臉上皺紋又多了幾條……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,身體出現了衰老的跡象。
人體是個有機整體,但每個“零件”各有自己的使用期限,走向衰老的過程有先有后,衰老就是身體器官走向衰竭的過程。
我們綜合美國哈佛醫學院教授阿圖·葛文德的《最好的告別》一書,采訪專家,盤點各個器官的衰老過程,送你一份器官“延時手冊”。
受訪專家
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胸外科主任 支修益
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東方醫院呼吸科主任醫師 焦揚
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神經內科主任 李焰生
北京朝陽醫院婦產科主任醫師 王素美
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骨科主任醫師 齊強
1、大腦
人在30歲時,大腦是一個重約1400克的器官,顱骨剛好容納得下;70歲時,大腦灰質流失,頭顱空出約2.5厘米的空間。
大腦最先萎縮的部分一般是額葉(掌管判斷和計劃)和海馬體(組織記憶的場所)。記憶力和判斷力中年時期達到頂峰,然后逐漸下降。
大腦的養護方法:
把握記憶黃金時段
醒后1小時,上午8~10點,下午6~8點,入睡前1小時,合理利用,開發腦力。
有氧鍛煉結合腦力認知
爬山、游泳、慢跑增加腦供氧量,下棋、數獨、唱歌鍛煉腦力。
睡眠充足
每天至少保證7~8小時睡眠。
2
眼睛
眼部晶狀體由晶體蛋白構成,隨著時間推移,其化學成分發生改變,彈性降低。
許多人40歲開始得老花眼。這個過程還使得晶狀體逐漸發黃,即便到了60歲沒得白內障,視網膜接收到的光線也只是20歲時的1/3。
眼睛的養護方法:
不用手揉眼睛
如果眼睛不舒服,先把手洗干凈,然后閉上眼睛,輕輕按一按。
有異物時,應先閉上眼睛,等到眼淚大量流出時,再睜開眼睛眨幾下,多數情況下,淚水會將異物沖洗出來。
不亂用眼藥水
一般只要是大包裝,超過0.4毫升的眼藥水都含有防腐劑。
干燥天氣多眨眼
在干燥的季節,或者長時間看電腦、電視時,一定要多眨眼,這相當于給眼睛做保濕按摩。
連續用眼不超過40分鐘
一次用眼超過40分鐘,就要休息10分鐘,眺望一下遠處,或者閉眼休息一會。
3
心臟
心臟40歲后開始衰老,向全身輸送血液的效率逐漸降低。
很多人的心腦器官常年高負荷運轉,再加上各種不良生活習慣,血管在50歲左右逐漸硬化,容易突發心肌梗死等急癥。
45歲以上的男性和55歲以上的女性應更為注意心臟疾病。
心臟的養護方法:
少吃或不吃高鹽、高脂、高糖食物
改變久坐的壞習慣,增加運動
快走對預防心腦血管疾病有顯著效果,建議每天走40分鐘到1個小時。
定期體檢
抽出時間定期體檢,關注體重、腰圍、血壓、血脂、血糖等指標。
50歲以上需提高警惕
50歲左右的人一旦感覺到胸悶、氣短、前胸痛,或體力突然下降、極度乏力,一定要提高警惕,去醫院檢查,以免錯過救治時機。
4
肺
肺活量從20歲起開始緩慢下降,到了40歲,一些人就開始氣喘吁吁。
30歲時,男性每次呼吸會吸入946毫升空氣,而到70歲,這一數字降至473毫升。
肺的養護方法:
喝足夠量的水
每天保證喝水2000毫升,潤滑肺和呼吸道。
胡蘿卜、蘋果護肺
給肺吃點胡蘿卜和蘋果,保護黏膜細胞,防止受細菌傷害。
主動咳嗽清掃肺部
清晨、中午或睡前到室外空氣清新處深呼吸,同時緩緩抬起雙臂,咳嗽使氣流從口、鼻噴出,咳出痰液。
定時開窗通風
廚房油煙、家具添加劑最傷肺,可在中午陽光充足、污染物少的時開窗換氣。
40歲以上進行肺功能檢查
特別是長期吸煙者、慢性咳嗽咳痰者以及呼吸道疾病患者。
5
乳房
35歲后,隨著女性體內雌、孕激素水平減少,乳房逐漸衰老、下垂。40歲后,乳暈會急劇收縮。
乳房的養護方法:
每月對鏡自檢
站立,雙臂垂放兩側,觀察乳房外形,弧形輪廓是否不規整,有無橘皮樣凹點,擠壓時有無液體從乳頭溢出。
多吃乳房喜歡的食物
如大豆、菌類、海帶、堅果、魚類及乳制品。
給乳房做保養
由乳房周圍開始,向乳頭旋轉著輕按,先是順時針方向,然后逆時針方向再按一次,直至乳房皮膚微紅,最后連續提拉乳頭5~10次,早晚各1次。
不要趴著睡
趴著睡可導致乳房畸形和下垂,建議側臥,在乳房下墊個小枕頭。
保持愉快心情
長期緊張低落導致乳房疼痛、包塊及乳腺增生。
6
腎臟
腎濾過率從50歲開始減少,逐漸失去夜間憋尿的功能,需要多次跑衛生間。75歲老人的腎濾過率是30歲時的一半。
腎臟的養護方法:
少吃高蛋白和過咸食物
高蛋白和過咸的食物使腎臟超負荷工作。
早睡早起不縱欲
長期熬夜、過度疲勞、睡眠不足最傷腎。
不憋尿
憋尿過久傷害膀胱,甚至造成腎功能損害。
按摩腰
早晚按揉叩擊腰部,摩擦腰兩側,活動腰臀部各一次,疏通經絡。
多吃黑色食物
如黑木耳、黑芝麻、黑豆、黑米,補益腎氣、延緩衰老。
7
腸道
健康的腸道可以在有害和“友好”細菌之間找到良好的平衡。
腸內“友好”細菌的數量在55歲后開始大幅減少,這一幕尤其會在大腸內上演,導致消化功能下降,腸道疾病風險增大。
腸道的養護方法:
定期讓腸道休息
每十天左右以蔬果為主吃八成飽,血糖不穩定者慎用。
定時吃飯
養成良好用餐規律。飯后適當活動,建議散步15分鐘。
睡前泡腳
雙腳浸泡在40℃水中,可加幾滴精油,泡10分鐘左右。
專心排便
排便時不做其他事,超過5分鐘無便意就應結束。排便不可用力過猛。
8
骨骼
25歲前,骨密度一直在增加,35歲后骨質逐漸流失,進入自然老化過程。尤其是膝關節、髖關節、腰、頸、脊柱等很容易出現疼痛、炎癥或病變。
骨骼的養護方法:
多吃含鈣食物
如奶制品、海帶、紫菜、蝦皮、豆腐、雞蛋和蘑菇。
曬太陽
早上10點前和下午4點后,每天兩次,每次20~30分鐘,補充維生素D。
每天運動1小時
可做脊椎操、八段錦、太極拳等。
減少身體負重
不宜仰臥斜靠、行走步子過大等。